活動參訪篇 | yjes0101 | 十一月 19, 2010,15:40
組子欄間是一種早期日式建築比較常看到的窗戶作法,就好像是現在的拉門。
組子欄間形式的窗戶是橫開式,比推開式的還省空間,因它不需用到旋轉半徑,只要往兩邊拉。一般的組子欄間中間大都會用紙糊,但因為市長公館是和洋式建築,融合了日式和洋式,加上位置在一樓外牆,為了要防止小偷中間才用玻璃的材質,通常在房子裡的隔間會用紙糊。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1 | 十一月 19, 2010,09:59
靠近市長公館,映入眼簾的就是它二樓的特殊的欄杆。它的欄杆和一般一條一條的欄杆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由很多個圈圈組成的。
吳總監告訴我們,這種欄杆是受到20世紀初新藝術運動衍生的裝飾藝術影響,結合了因工業文化所興起的機械美學,以機械式、幾何圖形或流線形線條用簡潔的構圖來表現當代建築的美學。
這種裝飾性強的水泥欄杆,是以很多圈圈環環相扣而成,交叉處像繩索一樣,類似索形欄杆,是當時建築特色之ㄧ。
想不到單單的幾個圈圈和線條竟然能這麼美,真是不能因為他們很簡單就小看他們。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1 | 十一月 19, 2010,09:52
和洋式建築?這是什麼奇怪的名詞啊?和我喜歡的洋果子有關係嗎?且聽市長公館的吳總監仔細說明:台中市市長公館是和洋式建築,和洋式建築簡單來說就是和式〈日式〉和洋式結合的建築,是日本西化之後的時代產物之ㄧ,也是當時文明的象徵,常應用於官方、公共建設及上流社會的住宅。
和洋式建築流傳至台灣後,進而融合中式建築的特色,成為台灣近代特殊的建築風格。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3 | 十一月 18, 2010,13:13
來到市長公館吳總監問我們,你們知道古蹟和歷史建築的區別嗎?我們面面相覷的看著對方,因為以前我們只知道欣賞及拍照,完全沒想過這個問題,吳總監說古蹟一定要滿100年才稱的上是古蹟,而且一定要保存良好才行。而市長公館現今只滿80年,所以只能叫做歷史建築喔!我們一定要好好保存不要再破壞,讓20年後的市長公館也能成為真正的古蹟。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2 | 十一月 18, 2010,13:07
80多歲的市場?!不不不,是市~長~公館!哇,我好納悶市長真的有這麼老嗎?才不是市長呢!聽了吳總監的介紹後,我才了解:這是日治時代的建築,原來是個叫公園什麼熊的......。啊!是「宮原武熊」醫師的住處。日本人的名子都好奇怪喔!
已經80幾歲的老和洋式建築,外觀新舊跟現在的房屋沒什麼差!天啊!它有整過型嗎?豎立在雙十路上的它,整個就超級亮又顯眼!好想問它是如何變年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