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川看世界 ] [ 河川的心情 ] [ 污染源與原 ] [ 迫切的危機 ] [ 問題追追追 ] [ 救水行動GO ] [ 動動腦時間 ] [ 環保e鬥士 ] [ 猜猜我是誰 ]

河川的告白

看我的臉色就知道最近我的身體不太好,全身髒兮兮的,不但小朋友不來跟我玩,連住在我身體裡面的魚寶寶都死光光了,水鳥大哥也不想來看我了........我好像變的很討人厭似的,你知道到底是誰害我生病的嗎?

何謂水污染

水污染主要是指由於人為因素直接或間接的將污染物質介入於水體後,變更其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的改變,以致影響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

飲水思源

千百年來,我們仰賴著河川而生存;
千百年來,我們又為了生存而污染河川;
我們的生活,和河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昔日清澈見底、魚蝦成群的小河,
今日卻怎麼變成烏黑混濁、奄奄一息的籌水溝呢?

台灣河川狀況

    為了要瞭解本省主要水體之水質污染現況,以及其變遷情況,台灣省政府於民國六十五年二月開始,執行河川水質調查以及分析工作,主要的水體,包含有河川,灌溉圳道,地下水及部份海域等。而其中河川、地下水灌溉等水體,並編列在水質年報。海域和污染性質工廠集中地區的淺層地下水則以專案訪查方式,來進行調查污染之工作。

1.

台灣地區一共有二十一條主要河川,二十九條次要河川,及八十一條普通河川。由於受到地形影響,各河川均流短而湍急,河川流量隨降雨量之大小而漲落迅速,而台灣地區約雨量雖然豐沛,但約有百分之七十八之雨量集中於五月至十月份。其他的時間河川流量小,缺乏稀釋污染之能力。因此大量的廢水排入河川,遠超過河川的涵容能力,導致各地大小河川皆遭到輕重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以西部之河川最嚴重。政府自民國六十五年起,即由台海省水污染防治所進行河川水質監測工作,針對二十條主要河川,和二十六條次要河川、定期施測,並且以生化需氧量、溶氧量、懸浮固體及氨氮等四個水質參數來評估污染的程度。依七十九年之 結果可知,其下游河段未受污染者共有二十條,輕度污染者二條,中度污染者十五條,亦即台灣各地河川下游河段已有約二十四條,受不同程度的污染。若以河川受污染長度來表示,河川總長度為2,889.3公里,未受污染河段 為1,936.85公里,佔67%,輕度污染河段238.4公里,佔8.3%,中度污染河段共 417.31%公里,估14.4%,而嚴重污染之河段共297.21公里,佔10.3%,由上可知已有24.7%受到不同污染,幸好污染大都分佈在中、下游段,其中上游除了少部份外大都尚為清靜。

2.

水庫和湖泊根據近年來對湖泊及水庫水質調查資料顯示,本省之水庫已普遍地受到污染,尤其以優養化之問題較為嚴重,由於居住在水源處之居民或設立在水庫、湖泊附近之工廠,將廢水大量地排入湖泊、水庫中,使得水體中之氮、磷等營養過高,導致藻類大量繁衍,此即所謂之優養化作用。依據行政院環保署初步調查台灣地區十五座水庫水質顯示,鳳山澄清湖阿公店水庫,有藻類過度繁殖現象;應立刻研擬防治措施。另外根據調查,翡翠水庫也有優養趨勢,可見台灣地區之部份水庫確已存在優養化問題,或正加速優養化,因此極待研擬相關水污染防治措施,並對尚未優養化之水庫加強防範。

3.

近年來台灣地區之地下水污染的情況,可約略分為下列數種:

(1)

人類之農業活動,會影響到地下水質,如農藥及肥料直接或間接地隨入滲水,而進入地下水中。

(2)

工業及家庭廢水之排放: 不論經由河川或灌溉溝渠,都可能污染地下水,尤有甚者,將廢水經由水井注入地下,更易造成水質的污染。

(3)

垃圾廢棄物之堆放,以及不當地掩埋,污染地下水:未經過合理地規劃及監測之廢棄物的堆放掩埋,其滲出水,將隨著雨水或河川滲入地下水中。

(4)

不合格之鑿井:為了抽取更多量之地下水,私人鑿井,往往私自於各含水層中,皆按裝上濾水管以增加出水量,倘若未有適切之填充,易造成各個含水層的連通,污染物可自一含水層進入另一含水層,增加含水層受污染的途徑。

(5)

地下水超抽及過度的開發利用: 一般而言,地下水優點很多,其水量、水溫、水質皆很穩定,而且開發成本低;最近之估計,全省地下水抽用量已超過了62億噸,比起40億噸的安全出水量,已超出甚多,故引發不少的問題。例如台北地區最深曾經下陷至海平面以下49.65公尺,後經實施地下水管制,已自64年逐漸 回升;此外南部屏東沿海地區,由於養殖超抽地下水,而造成海水入侵等問題。

4.

台灣之海域水質,依據民國七十四年以前所進行之部分海域的近海海水表層之水質分析,如金山,中港,香山,急水,朴子,北港,高屏,花蓮等,尚未發現有異常的水質發生,但至今由於廢水排放入海域之量,已日漸增多,有部份海域被發現到有受污染之趨勢,例如油污的污染及高溫之冷卻水排入海域中,危害到海域中生物之生存,報章雜誌已有多次報導,應與以重視,並加強管制污染源之排放污染物。

 

水污染程度之指標
指示水污染程度之水質指標,依性質大致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三類指標,分別釋述如下:
1. 物理性的水污染指標之意義及影響
(1)    水溫: 表示水的冷熱程度,常用°C表示。水溫可影響水的密度、粘度、蒸氣 壓、表面張力等。物理特性在化學方面可影響水中的溶解度、化學反應 速率及氣體交換率,在生物方面可影響生物的活動及生化反應速率。熱污染為水溫受廢水影響所形成的。
(2) 外觀: 可憑視覺、嗅覺等感官的直覺反應來判斷,包括色度、濁度、臭味、沈澱物等。
(3) 臭味: 臭味可能來自有機物及無機物質、污水及工業廢水的排放,自然界約有機物經厭氣分解,皆可產生臭味,可由舌頭感覺出或鼻子之嗅覺聞出, 發出臭味的物質大部分為揮發性物質。
(4) 色度: 分頁色度及視色度,前者是除去水中懸浮固體測得的色度,後者是水樣 直接測得的色度。自然水多呈淡黃色,一般採用鉑氯酸鉀及氯化亞鈷溶 液為標準。色度雖對某些特殊工業,如造紙、染整、食品等會著色於成 品而影響其品質,但在衛生上的問題較小,僅於美觀土、視覺上的不適。
(5) 濁度: 濁度表示水對光的反射及吸收性質。在供水方面、濁度量測的結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對於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魚類的生長及繁殖亦有影響。
2. 化學性的污染指標意義及影響
(1) pH值:pH值為氫之電位的縮寫為水中氫離子濃度倒數的對數值,故pH值大於7為鹼性,小於7為酸性,一般以pH測定計測定或以太酚、甲基橙等指示劑判定。pH值影響生物的生長、物質的沈澱與溶解、 水及廢水的處理等。
(2) 酸度:表示水中和鹼的能力。水中酸度的形態及大小,可推知水質 的好壞,廢水處理加藥的多少,並影響水體的自淨作用。  
(3) 鹼度:鹼度可指示廢水處理的加藥量,水的腐蝕性、生物處理操作 的效果等。
(4) 氯鹽:指水中的氯離子[Cl-],具有腐蝕性,高濃度時對農作物有妨礙。若水中氯鹽升高,可能因海水入侵污染或工業廢水的排入。   
(5) 固體:廢水經103-105度C蒸乾後的殘餘物,稱為總固體物(TS),可再分為懸浮固體物(SS)與溶解固體物(DS)。水樣過濾後的濾液蒸乾 所得的重量為溶解固體物。懸浮固體可影響水體的外觀。有機性固 體如水生物及有機物耗用水中溶氧降低水體溶氧量。無機性顆粒會發生沈積作用。
(6) 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代表水中可破強氧化劑氧化的有機物量。測定時取定量的廢水,以重鉻酸鉀在酸性下氧化有機物產生CO2及H2O,再計算氧化消耗的氧量。 COD的測定,廣泛用於工業廢水及家庭污水之有機物含量分析。
(7) 生化需氧量(BOD): BOD之定義為細菌在好氧情況下使分解的有機物安定化所需的氧量。在好氧情況下,家庭與工業廢棄物排入水溝中所造成污染的程度,可用BOD試驗根據其需氧量來決定。一般所稱的BOD為五天2O度情況下試驗所得的結果。若包括完全氧化成CO2及H2O所需的氧為最終生化需氧量(UOD)。BOD是測定生物性 可氧化有機物的唯一方法,並可用於控制河川污染的主要基準。
(8) 溶氧(DO):水中的溶氧可能來自空氣中或人為曝氣,植物光合作用產生,其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大,自O度C的14.6mg/l到35度C時 的7mg/l。氧的低溶解度為自然水淨化能力受到限制的主因。溶氧的測定可用來控制河流污染程度,以維持魚類或其他水中生物的繁殖與生長的最適情況。
(9) 氮:氨氮是生物活動及含氮有機物分解的產物:可指示污染。氮在污水中的主要狀態有氨氮(NH3-N),亞硝酸氮(NO2-N),硝酸氮 (NO3-N),有機氮等,其中氨氮及有機氮的和稱為純凱氏氮。通常可藉氮的測定,以控制生物處理淨化的程度。
(10) 磷:污水中的磷一般以正磷酸監及聚磷酸鹽存在。若水中濃度高,表示可能受工礦廢水、家庭污水、清潔劑、肥料等污染。湖泊、水庫的藻類滋生,亦受到磷的影響。
(11) 硫化合物:硫酸鹽為原水中最主要的一種陰離子,在厭氧狀態下,硫酸鹽常被微生物還原為硫化氫氣體,更進一步和氧反應成硫酸腐蝕下水道管渠。
(12) 重金屬:最常見之有害重金屬包括鎳、錳、鉛、鉻、鎘、鋅、銅、鐵 、汞等。若含量太高,對生物有急性或慢性的毒性,產生味道及影響水體外觀,並且減少河川的自淨作用。
(13) 放射性物貿:可立即分裂產生放射線物質,如αβγ射線等以達穩定的物質稱為放射性物質。水中生物可累積微量的放射物質,若食用之將導致癌症及遺傳上的突變,其放射性強度單位為居里(Curie) 或倫琴(Roentgen)。輻射線與生物體或水作用,會產生許多游堆的粒子是極具反應性,因此會繼續與蛋白質反應,降低的活性,阻止細胞分裂、破壞細胞膜或破壞細胞的功能。
(14) 清潔劑:清潔劑的主要成份為一種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其產生的泡沫 及磷會影響淨水作用及產生優養化現象。
3. 生物性的水污染指標之意義及影響    
(1) 大腸菌類: 大腸菌類係大腸菌與大腸茵類似性質細菌之總稱。細茵學上定義為普通棲於人畜盲腸管內之格蘭姆染色陰性,無芽孢之桿菌類,能分解乳糖而生成酸及氣體。大腸菌類有下列幾種特性,常用於給水之污染指模。   
a.  數量大,易檢出。
b. 大腸菌較一般致病菌生存力強可顯示污染的久暫。
c. 檢驗簡單且很快得到結果。 
d. 極少量即可檢出。
e. ﹒大腸菌類可為糞便污染的指標。
(2) 細菌總數: 細菌總數指平面培養上之聚落數,常以此為水質判定的標準,細菌總數愈多表示污染愈嚴重。  
(3) 水生物: 水中生物對水質有不同的敏感度,一般潔淨的水中生物種類多而數量少,而受污染的水生物種類減少但數量增多,但若受到嚴重污染時,較高等的水生物無法生存。
(4) 優養生物: 若水中含有過多的養分,致藻類、岸生植物水草的繁殖,形成優養化,間接影響動物性浮游生物、魚及底棲生物等的採殖,因水的營養程度不同,優養生物的種類及數量也不同。因此可藉此特性判斷水的營養態及污染的程度。

 

台灣主要河川之受污染情形

台灣有很多河川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輕。我們是否應更關心?

資料來源:
南一版自然六下課本
教育部高中高職環境教育課外讀物叢書  7
我愛河川高屏溪教育網站
http://www.chinatimes.org.tw/iloveriver/iloveriv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