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 ]  [ 下水道 ]  [ 生態工法 ]  [ 水土保持 ]
 

問  題  一:

生態工法是怎麼發展出來的?

解        答:

早在數千年前,中國思想家─老子已有「師法自然」、「天人合一」這樣的觀念,但隨著開發腳步的日益擴增,人類對於自然的利用已超越天然環境的負荷量,因此造成大自然的反撲動作。1938年,位於萊茵河畔的德國首先提出利用近自然方法來整治河川;在1962年時,美國科學家H.T.Odum等提出利用自我組織的行為(self-organizing activities)的生態學概念於工程上,並首度使用生態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一詞;直至1989年,美國生態學家Mitsch及Jrgensen賦予該名詞一明確之定義,並彙整出生態工程之本質與內涵,自此,生態工程於全球受到注目,美國更於1999年時成立了「美國生態工程學會」(America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ociety,AEES);台灣地區,政府於921大地震受災區大力推動生態工法於崩塌地整治,已漸為一般民眾所熟知及接受。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二:

生態工法與一般傳統工法有何不同?

解        答:

美麗之島─台灣,光復初期受到「人定勝天」的觀念下,大舉開發山林及河床灘地,造成土石崩塌、河川氾濫等災害不斷發生,探究其原因,人類自以為是的不當設計開發是主因,不透水的舖面水泥塊檔土牆、截彎取直的河川及「三面光」的河流水道等,均為破壞的元兇之一,這些沒有考慮生態環境的「剛性工法」對自然環境確實帶來不小的威脅,相較之下,近年來所推動之生態工法,即是一種考量當地生態環境、利用當地材料、結合當地文化的一種在地性的施作方法,強調「省能源、低成本」的永續性利用,減少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與浪費,為一種「柔性工法」或「近自然工法」。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三:

河川及湖泊的邊坡護岸可以用什麼樣的生態工法來施作?

解        答:

目前世界各國對於河川及湖泊護岸的穩定工程方法有很多種,而應用生態工法施作的種類亦不少,因此這邊舉出台灣地區所常使用的工法作為介紹。
台灣河川及湖泊護岸目前最為常見的穩定工法有:塊石、拋石護岸、蛇籠護岸及地工合成材料加植生。塊石護岸即使用較為大型之石材作為護岸邊波穩定之工具,塊石間的空隙較大,常可提供水生生物或植栽生長之用;拋石護岸則是利用較小型之石材,以人工或傾倒的方式置於河岸;蛇籠護岸則是以多單位的蛇籠交疊置於河岸,作為保護工;地工合成材料加植生則為較迅速之方法,利用地工合成材料(如:椰纖毯等)加上植生工法,可立即發揮保護邊坡之功能。
生態工法講求在地化的施工方法,因此上述方法不一定適用於每一種溪流河川及湖泊邊坡,施工人員應詳細了解該施工環境後,依據所需,選擇適當材料與施工作法,才是真正的生態工法。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四:

所有的溪流都需以生態工法來整治嗎?

解        答:

今日國內大力推動生態工法,美意是期望藉由生態工法的施作,讓過去遭受到混凝土壓榨的自然環境透口氣,使台灣的天然環境不再繼續惡劣下去,並更進一步希望後代子孫也能同樣享有美麗的寶島。但是受到政治、經濟利益的壓力影響,每逢選舉必大興土木,在台灣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不過有誰想過,我們的環境真的需要這些建設才會更完整嗎?
並不是所有溪流都需要整治,生態工法的用意,是希望那些遭受混凝土等人工建構物破壞的溪流,藉著生態工法施作,能恢復接近自然原始的模樣,而不是將所有溪流均改以生態工法施作,若如此,將違背生態工法的原意。沒有一個工法能超越大自然的力量,原始的自然,我們應儘可能給予保留,不去破壞它。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五:

崩塌地改用生態工法施工後,有什麼優點?

解        答:

山坡地的過度開發與地震後鬆軟的土質,造成台灣地區每逢大雨均會造成許多崩塌地產生,舊時的工法是利用混凝土噴漿或其構造物,企圖將整塊崩塌地以我們所認為「堅固」的混凝土來封鎖,但是這種粗暴的對待環境的方式,最終還是敵不過大自然的反撲,讓崩塌再次產生。
自921大地震後,政府採用生態工法相關技術來整治崩塌地,回歸到崩塌地源頭了解真正的原因,不再只是「治標」的表面功夫,而是期望藉由源頭的改善,真正解決山坡地崩塌的問題,不僅減少資源浪費,景觀環境也不因此被破壞,還給台灣山林「呼吸」的權利。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六:

既然國內大力推動生態工法,為何廢水處理不改以人工溼地作為主要處理方法?

解        答:

以人工溼地處理廢水與一般的廢水處理之不同點在於:人工溼地是以水生植物吸附水中相關營養鹽,用以降低此些污染物質,但對於一些有機農藥、重金屬物質,目前溼地系統並不能完全處理,因此還需要仰賴一般廢水處理之化學方法來加以去除;此外,自然?化系統的處理效率較慢,且通常建構溼地所需要的面積廣大,在寸土寸金的台灣社會中,實在難以有效推廣與發揮;又一般民眾對於「溼地」有養蚊納蚋的錯誤成見,其實只要設計得當,此些情況都可解決。因此人工溼地的推行,尚需教育民眾對於溼地生態的認識。
台灣目前廢污水型態複雜,因此不適用全面推動人工溼地處理廢污水,但可以二者並行利用,或於社區設置小型人工溼地處理生活污水。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七:

如何推動「生態工法」?

解        答:

一.

自然生態工法是國內外時代潮流趨勢,以保育野生動植物之棲地、維護自然生態景觀、塑造親水空間,營造安全、產業、休閒及生態兼備之生活環境。

二.

本局自九十一年起擬定「自然生態工法中長程計畫」,其主要之工作,係針對水土保持處理及維護、野溪治理及農村社區等之建設,儘量採用天然資材或就地取材為主,並融合周邊地形及自然景觀,維護生態環境為設計理念,構築可供多樣性生物棲息之空間,使人與環境之關係趨於調和,達到治山防災、水土資源永續利用、生態環境保育之目標。

三.

至93年底止已完成下列工作:

1.

研發生態工法設計參考圖冊計100種類型,實務應用彙編5000冊,宣導摺頁4000份及生態資源調查應用手冊。

2.

辦理觀摩研習及研討會19場,3,503人次參加。

3.

成立生態工法推動工作群、3處教學園區、6處生態工法示範集水區。

4.

參與「台灣地貌改造運動策展」及93年生態工法博覽會活動,以宣導推廣生態工法。

資料來源:

http://www.swcb.gov.tw/Newpage/swcb10/Q&A_menu22.htm

 

問  題  八:

國內目前在推動生態工法上有沒有遇到困難?

解        答:

國內雖大舉推動生態工法之運用,但仍遭受到許多困難,主要困難來自過去我們對於生態環境的忽略,沒有完整且詳細的生態環境資料庫之建立,且受到文化的影響,從事生態研究調查工作之人才不足,又多著重於明星物種的資源調查,導致對於整體生態環境資源無法提供詳細的資料;而今日工程人員又普遍缺乏生態觀念也是推動上的困難點,因此,如何將生態與工程人員整合,是未來最主要的課題。
另外,由於國內推行生態工法是這二、三年才開始的,相較於國外,我們算是起步較慢的,因此許多工法在施作時缺乏本土的經驗,常常有「假生態工法」的案例出現;而對於基層承辦、規劃設計單位人員的教育宣導也不足,導致整體推行面的困難點,因此對於未來生態工法堆動上,「教育宣導」亦是主要課題之一。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九:

目前國內生態工法施工後的景觀環境都極為相似,該如何改善這個情形呢?

解        答:

綜觀國內目前生態工法施作完成之地點,不難發現整治地區之景觀幾乎大同小異;有福爾摩沙之稱的寶島,環境變異的豐富度是世界少有的,今日卻因人類的破壞、復原,成為「複製品」林立的環境,我想不是所有人樂見的。
該如何改善這個情況呢?有許多面向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承辦單位的心態調整,許多政治人物為了政績,看了別人成功的案例,也希望自己管轄範圍能有類似的景觀建設,但卻沒有考慮到當地環境的可行性及特色,抹煞在地化特色營造;另外,規劃設計人員也應作出真正適合該地區的建設,融入當地自然、人文特色,完整呈現該區之風貌;而民眾的環境教育也應加強,了解什麼是真正對環境好的建設,而非一味的爭取不必要的設施,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美景。
台灣環境之美,需要全民一起努力,並非政府與規劃單位的責任,如此,我們才能擁有真正適合台灣自己的「生態工法」。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問  題  十:

生物棲息地被破壞,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改善?真的能恢復成原來的環境嗎?

解        答:

環境的破壞不僅造成不可逆的結果,更使得生物棲息地連帶受到影響,對於遭受破壞的棲地環境,可以有以下幾項做法來改善:「復原」、「強化」及「復育」。「復原」是將遭受破壞的棲地就地改善,復原為原始之環境,以吸引生物重返;「強化」則是針對棲地環境的敏感部分來加強改善,以期該棲地環境不因此受到威脅;「復育」工作則不僅將棲地還原,更加以保護其中物種之生存、繁衍。
以上改善方式雖盡量恢復棲地原貌,但是生態環境之複雜程度,並非人為所能完全掌控,唯有完整保護自然環境,才是正確的作法,事後的補救措施並無法完全滿足生物之需求。

資料來源:

http://eem.pcc.gov.tw/natural/show_page.php?id=10003

 

資料整理:

傅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