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參訪篇 | yjes0103 | 十一月 25, 2010,16:23
志工伯伯特別指著大成殿的香爐說:你們來孔廟祭拜時不要對著第三個角,因為它的樣子像滿弓,隨時都可能要將箭射出,至於其他的廟宇為天公爐,通常是由內往外祭拜,而它的角是向外,所以不會有孔廟這個問題。
志工伯伯真的是滿腹學問,口中說出的都是從來沒有聽過的典故,真是值得我們好好向他學習。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3 | 十一月 25, 2010,16:11
大成殿正中間祀奉孔子,東西側共四配,東配復聖顏回及述聖孔伋,西配為宗聖曾參及亞聖孟軻,加上東邊六哲,西邊六哲共十七位先聖先賢。
在孔廟時,志工伯伯說到:「孔廟裡的聖人有5位,但從古至今共有6位聖人,你們知道還少了誰嗎?」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臉疑惑,志工伯伯提示說:「你們常常會去找他。」
大家臉上更是三條線,最後志工伯伯又說:「有哪位聖人會在晚上偷偷溜進夢鄉陪你一起做夢呀?」
「哦!是周~公~!」
一股冷冷的風從我背後滑過,這是什麼冷笑話啊!我看了看志工伯伯,他好像很認真,好吧!我得認真點。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1 | 十一月 25, 2010,14:20
以前的曆法是陰曆制,民國以後改為陽曆制,由於不同的曆制日期也會變不一樣,政府在民國四十一年,邀請了學者專家一起研討,研究換算之後才訂出九月二十八日這個日期,孔子原生於周寧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這陰曆換算為西元陽曆即為九月二十八日,從此以後就在這一天舉行祭孔大典。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1 | 十一月 25, 2010,14:16
隋文帝之後孔子被尊稱為「先師」,宋真宗時被尊稱為「至聖」,「釋奠」便成為祭孔典禮的專屬名稱,有陳設、呈獻的意思。
八佾舞的「佾」意思就是行列,佾生八行八列共64人,「佾舞」就是一種排列整齊的祭祀舞蹈。佾生的人數有關受禮者的身分和地位,所以有祭拜天子的八佾舞、祭拜諸候的六佾舞、祭拜卿大夫的四佾舞、祭拜士的二佾舞。有人主張孔子死後,因為孔子被封為諸侯,而且孔子謙虛有禮,若跳八佾舞,孔子會擔當不起,因此只跳六佾舞。其他人主張孔子是至聖,所以跳八佾舞。現在只有台北孔廟礙於場地跳六佾舞,其他孔廟都跳八佾舞。
台中孔廟的佾生目前由台中市力行國小的學生所擔任。佾生左手持籥(ㄩㄝˋ)右手執翟(ㄉ一ˊ)。,特別是籥永遠是橫放的,而翟永遠是豎立的,籥擺在翟的前面(翟靠近身體,籥在外面)。
活動參訪篇 | yjes0101 | 十一月 25, 2010,14:07
疑?這是什麼奇怪的地方啊?怎麼有那麼多木牌呀?我看了看簡介牌,才知道這裡是東廡西廡。但,什麼是東廡西廡?廡又怎麼唸啊?我抱著滿肚子的疑問,開始聽志工伯伯的介紹。
東廡西廡的廡唸ㄨˇ,主要是祭祀歷代孔門代表性的先賢先儒。東廡與西廡對稱,建於大成殿兩側,而且屋頂裝飾較簡單,室內樑架的彫琢較簡樸。東廡西廡各祭祀74位,共有148位。這些先賢以明道修德為主,先儒則是以傳經授業為主。
在東廡右側的齋舍是提供舉辦各項才藝教學之用,西廡左側的大墩書院有書報雜誌免費提供民眾使用,下次考試前我也要到大墩書院來唸書,看看在孔夫子的加持下會不會考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