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盪紅樓迴盪情
四十多年前,中山公園、水源地、市長公館、體育場、台中一中、台中放送局等重要文教機構已矗立在雙十路沿線,加上後來的育仁和孔廟,雙十路終於成了台中市最具文化氣息的街道。現在的孔廟,是當年「空軍附屬小學」所在地,雙十路從變電新村以北到北屯路口,是蔬果、稻米、蘆筍及少數綠竹筍種植區。
有一天,發現此區域在整地,施工期間偶爾看到幾位神父出入,心想:會不會是興建教會?後來騎車經過,乾脆下車探個究竟,這回終於有了答案。等到校門牌樓嵌上「天主教育仁小學」後,「育仁小學」從此深深的影響著我。
民國60年中師即將畢業前,放學回家總不由自主的從五權路口繞向雙十路,目的就是「想念」這幢「紅樓」(舊校舍門、窗框、欄杆皆為大紅色)建築。邉騎車邉想:校園美、離家近、又是教會學校…,何不毛遂自薦?於是在哥哥陪伴下,拜訪當年的張麗芬校長。由於尚未服完兵役,張校長僅開給一紙「預聘書」,雖僅一紙「預聘書」,在服役期間,內心卻一直有「美夢即將成真」的歸屬感。
育仁新校舍典雅宏偉,敘述著耶穌的大愛;舊校舍中庭的耶穌花園、操場的油加利樹和鳳凰樹下,夾雜著一張張的童顏笑語,至今一草一木依稀映在眼簾。此情此景深繫心頭,歲月越長這道痕似乎也刻畫得越深。
民國62年服完預官役,終於投入畢生廝守的「家」,育仁伴我30多年,有漣漪、也有波折,但也讓我嘗盡天主賞賜的無數恩典,我愛育仁,也同感育仁學生、修女、老師們每天默默的接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