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生態危機呢?這是因為人們的破壞,所以使我們的生態已經是陷入危機當中,這會使我們沒有乾淨的土地,我們也就沒有辦法生存,常見的有三種:

 

優養化溶氧耗竭:
由於水質污染,使河川中藻類不正常的大增,造成的危害有三。第一,陽光因此照不進水裡,水中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水面上溶氧量飽和,水面下缺氧,加上夜間耗氧,造成水中動物大量死亡。第二,藻類生命週期短,繁殖快、死亡的也快。死亡的藻類殘體沈入水底,不及分解,使水體變淺,逐漸乾涸。第三,藻類會分泌有害化學物質,加劇水體污染。

生物棲地的破壞:
許多人工物,例如堤堰,會阻礙魚類的洄游;水泥化的河道將改變整個生態體系,造成族群遷移,甚至滅絕。水力發電廠及水壩等多設置在河川的中上游,造成下游水位的不穩定。溪流中的魚蝦產卵受水位影響甚鉅,如此將造成魚蝦難以繁殖。(魚梯的建置幫助魚類洄游)

外來種生物對於原生生物的影響:
棲息地的競爭-大陸畫眉、吳郭魚
食物的競爭-吳郭魚
掠食-美洲鱸、牛蛙
疾病傳染-琉球松、非洲大蝸牛 

 

  此外,河川上游的開發 (如種植高冷蔬果、高山茶及道路開闢等)影響地質的穩定及水質的惡化,中下游則有占用河川公地違法使用( 如在河川公地養鴨、鵝、豬、傾倒垃圾)及大量工廠化學污水及家庭污水排放等影響水質。目前臺灣河川所面臨的危機問題,主要歸因於人類在集水區內的活動,在上游以農業礦業不當的開發為主,在中下游則與工商業和家庭活動關係密切。通常農藥對於河川所造成的影響,稱為優養化,多屬慢性改變,影響程度視各河川生態體系特性而定;而農業造成的河川改變,對於水生生物的影響則視各生物種類的生態區位(如容忍度)而定。而開發工程和工業發展污染加諸於河川的衝擊往往是急遽、顯而易見的,而且多是負面與致命的。

 

辭典:優養化-含磷酸鹽物排放到湖水中時,將造成水草、藻類的大量增生,而在增生的過程中大量消耗氧,使同時生長於此環境中的魚蝦等生物受到波及,這種狀況一旦到達一個臨界點,就會造成水中生物的死亡。

 

資料來源:

http://gaia.org.tw/main/life/c991002.htm
http://www.chinatimes.org.tw/river/html/river/page2_c.html
http://www.tesri.gov.tw/content/perch/perch_river.asp
http://contest.ks.edu.tw/~river/know/2000know/active/active2.htm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5111506252#judge

資料整理: 傅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