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一百萬年前的遠古時期,台中地區為大甲溪大肚溪兩河形成的“聯合沖積扇”,長期從雪山山脈沖刷而下的礫石,堆積成為台中湖盆。約七十萬年前,車籠埔斷層活動,盆地西側八卦及大肚台地隆起,形成盆地地型,當時大甲溪舊河道為現今的筏仔溪。直到大甲溪的古沖積扇(豐原沖積扇)堆積高於大肚台地與后里台地的鞍部時,大甲溪恢復西流,下切大甲溪古沖積扇,造成今日大甲溪沿岸的“河階地型”,也造成古台中地區堆積了 45∼150 公尺高的礫石層,並且河道遍佈,河床佈滿礫石。直至今日,在台中任何地方往下挖,都會挖到一層厚厚的礫石層,由此可證。其後經過 50∼60
萬年不斷的造山運動,抬舉為今日地體的前身,盆地東側亦不斷升高,形成台中盆地中斷東側的低山丘陵,即今日的大坑頭嵙山層。
大坑風景區以頭嵙山及二嵙山為主,頭嵙山層的主體是砂、頁岩互層,砂岩粒粗且硬,頁岩細且軟,兩者抗侵蝕力有顯著差異;而頭嵙山易崩塌的地質,是台灣惡地地形的首次發現地點。由於遠古時代兩次冰河期的造山運動,造成當地的山勢陡峭,因此缺少人為開發,而維持原始風貌,並孕育此地豐富的自然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