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也是日常生活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伙伴,因此我們必須警覺到保護乾淨的水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否則便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能再利用它、親近它。人類絕大部分的用水,為淡水,世界上的淡水絕大部分取自河川,而台灣四周環海,無長江大河,大部分的水源均是雨季時的雨水沿中央山脈流至平地,再匯集成溪流,為了儲備乾季時的使用水,溪流的上游常建有水庫,以便供應民眾日常生活的飲用水。期望在環保署推動各項管制稽查及河川流域性整治工作後,能夠重新淨化我們的河川,以清流美化我們的生活空間。 |
|||||||||||||||
台灣地區四面臨海,高山聳峙島脊,由高山發源之大小河流百餘條,分流向東西部,貫穿平原入海,由於位處亞熱帶,終年雨量豐沛,河川碧綠,山野蒼翠,為四季宜人的海島。奈因近年來人口增加,都市擴張,工業發達,再加上森林濫伐,山坡地濫墾,以致青山不再,河水污濁,使昔日美麗的寶島失去了自然靈秀之氣,而影響了我們的居住環境,為全體國民所深憂。一般所謂水污染,主要是由於人為因素,直接或間接的將污染物或能量介入水中,引起水質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特性的變化,以致影響到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到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水污染的形成常由於人口增加及工業發展的結果,導致用水量的增加及水質的惡化,且隨著經濟發展及文明進步而益趨複雜,因而使水污染問題也日漸嚴重。 |
|||||||||||||||
台灣地區共有河川129條,分為主要河川21條,次要河川29條及普通河川79條。由於地形影響,各河川均短且陡,河川流量隨降雨而迅速漲落,台灣地區雨量雖 然豐沛,但約78%之雨量集中在5月至10月,春季時流量極小,缺乏稀釋能力。而人口集中造成都市化現象及工業發展所排出之市鎮廢水、工業廢水 、畜牧廢水及垃圾滲出水等,夾帶大量污染物排入河川,由於廢水量大,超過河川之涵容能力,致使台灣之大小河川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據環保署調查統計指出:台灣地區總污染量中市鎮污水佔25%,工業廢水佔54%,畜牧廢水佔21%。唯台灣省及高雄市之事業廢水污染量之比皆在 50 %以上,但台北市則市鎮污水之污染量佔89%。當大量之有機物質排入水體後,由於微生物的作用而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當水中的溶氧被耗盡時,將引起有機物質之生物厭氧分解,產生臭味,水呈濁黑,造成嚴重之環境 污染問題。 | |||||||||||||||
臺灣河川有機性污染大都發生在中下游河段,而上游除因部分河川水土保持不好而致使懸浮固體偏高外,尚無有機性之污染存在。因此,在上游河段自來水取水口處之水質尚屬良好。以近年來臺灣主、次要河川的污染長度逐年增長,但嚴重污染河段已逐漸減少,顯示事業廢水已獲管制,排入河川之污染量亦已相對降低;惟未受污染河段也在逐年減少中,表示污染源有往河川上游集水區轉移之現象。 |
|||||||||||||||
河川污染分析 | |||||||||||||||
|
|||||||||||||||
河川污染的來源 |
|||||||||||||||
|
|||||||||||||||
河川污染源分布 | |||||||||||||||
|
資料來源:台灣河川污染問題